九月的金风轻抚着中江县通山乡的田野,乡供水站内外一片忙碌景象。两名工人正蹲在崭新的水泵机组前,手里的扳手随着仪表数值的跳动不断微调。这是全乡13个小型水厂升级改造的其中一站,按照 “成熟一个、开工一个” 的节奏,目前已有12处完成并网,剩下的正循着科学的施工时序稳步推进。
近日,记者走进通山乡,深入了解当地农村饮水设施改善维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这一关乎民生的工程,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群众的生活。
通山乡共有13个水厂,以往这些小水厂存在水质不稳定、水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一场大规模的维修与升级行动正在火热进行。按照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要求,县水利局科学规划,针对小水厂的“顽疾”制定了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提升方案,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难题。
据了解,2025年中江将对县域内44处水厂进行维修养护,项目于7月16日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在通山乡,维修工作的重点是将13个小水厂联通到响滩子大水厂,实现规模化供水。截至目前,已经有12个小水厂成功并网。
走进金江村,村民家中的水管已连通完毕,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汩汩流出。村民周丽美满脸笑意,忍不住直接喝了一口水,称赞道:“以前水小还不太干净,现在水量大了,水质也好了,做饭、洗衣服都方便多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据了解,金江村的项目改善了全村2000多人的用水情况。整个通山乡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惠及全乡2万多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建设进度、质量与安全。通过多点发力,高效推进,目前除已完成并网工程12处外,还修建水井2处,加压站2处,净水设施1处,以及消毒药剂采购工作。同时,建立联控机制,业主、监理、项目乡镇、水厂运营单位共同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做到完成一个,验收一个,投运一个。压实参建方责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强化施工人员班前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备足应急物资,确保项目安全推进。”县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通山乡只是全县农村饮水设施改善维修工程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富兴镇和兴隆镇的用水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全县范围内,此次维修养护项目涉及建设并网工程23处,以及修建水井、加压泵站、净水设施等,补充消毒药剂15处,覆盖供水人口约11万人。
农村饮水设施改善维修工程项目,不仅直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让群众喝上干净、充足的放心水,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稳定可靠的供水,为农村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相信中江广大农村地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