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来临,防溺水教育成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全县各学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通过主题宣讲、实践体验、家校联动等形式,创新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主题班会+互动课堂,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在回龙镇中心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主题班会正在进行。老师们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急救知识演示和趣味问答互动,重点强调“六不两会”原则,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施救等注意事项。多媒体教室内,学生们聚精会神观看防溺水动画宣传片,通过情景模拟了解溺水危险。
“遇到有人落水该怎么办?”随着老师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用竹竿或救生圈施救!”
“老师教我们要做‘安全小卫士’,现在看到同学想去水边玩,我都会提醒他们危险。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刻找大人,不能自己逞强。”回龙镇中心小学学生曾铭洁说。
该校建立“1530”安全教育机制,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必讲安全;在校门口设置防溺水宣传屏,让家长等候时同步学习;与全体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教育闭环。
“我们构建了‘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联动’的防护体系,通过每日提醒、每周专题、每月演练,让安全警钟长鸣。特别在上下学高峰时段,校门口的防溺水视频已成为家长学生的‘必修课’。”回龙镇中心小学校长梁蓝楠说。
沉浸体验+场景教学,危险感知刻骨铭心。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将课堂搬到荷塘边,开展防溺水实践教育。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水盆憋气挑战”,通过30秒的窒息体验切身感受溺水痛苦。
“原来溺水时根本喊不出声,太可怕了!”参与体验的学生面色凝重。现场还通过竹竿测水深、淤泥环境模拟等环节,揭示野外水域暗藏的漩涡、水草等隐患。经过此次实践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将自觉远离危险水域。
该校将防溺水纳入每日安全教育课,通过知识竞赛、情景剧创作等形式强化记忆。同时,向全体家长下发《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班级群、家长会等渠道强化家校沟通,明确家长监护责任,呼吁家长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构建家校共防共护的安全网络。
防溺水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江各学校通过系列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防溺水教育、宣传氛围,将安全教育的种子深植于每位师生和家长心中,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普及与技能培养相贯通的方式,切实筑牢青少年生命安全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