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为期4天的德阳市“大抓落实 勇争一流”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在德阳经开区正式启动。
活动中,中新社、国际在线、中国网、四川日报等数十家中央、省、市、县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德阳市各园区探寻新质生产力,实地探访重点企业,用镜头、笔触生动展示产业新场景。
前期,采访团先后深入德阳市多个产业园区,实地探访广日电梯、东方水利、四川英杰新能源等数十家优秀企业。了解企业如何通过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深入挖掘园区发展新动力,为德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一站,采访团来到了位于中江县的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和凯达门业有限公司。
走进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在偌大的“5G+智能定制车间”内,没有嘈杂、轰鸣的机械声,也没有漫天粉尘与浓厚的油漆味儿,内部整体环境干净整洁,让人一改对传统家具制造业“脏、乱、杂”的生产印象。
“沿着传送带向前望去,能够看到机械手会自动抓取产品进行归类。开料、封边、排孔、清理、包装、封箱……整条自动生产线非常‘智能’,会根据材料上唯一的二维码识别出它的类别和附带图纸,并按图纸智能化施工。”车间主任马远长向记者介绍,在这套智慧化的现代设备面前,车间内的十余位工人在生产线上仅充当“配角”。
据悉,该企业计划进一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技术,建设行业小灯塔工厂,提高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水平,开发更多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服务,逐步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亚度的转型升级,为中江传统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江正加快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和应用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在中江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中江已有12家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接下来,还将有50家企业陆续开展数字化改造,赋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凯州新城德阳凯达门业有限公司5G数智化示范车间内,一条崭新的5G数智化生产线跃然眼前:一块块钢板在生产线上自动游走,精准完成每道工序,整条生产线仅有一名操作工人,通过智慧屏幕全程了解生产线上的情况……跟传统车间不同的是——5G,让数据传输更顺畅!
那么,5G车间和传统车间相比优势在哪里?在该公司5G数智化示范车间有关负责人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生产线通过5G作为连接基础,凯达“私有云”作为算力支撑,对钣金生产线的折弯机、冲压机、剪切机、校平机等主要设备进行整合,实现人、机、料、法、环全面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使产品优质率提升至99.9%,生产效率提升60%,生产成本降低20%。
“凯达门业聚焦5G+智慧工厂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下一步,我们将引进上下游企业,完成全产业链。”凯达门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中江加快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在中江落地应用,赋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推动德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走访了中江的两家企业,我了解到他们都有着很强的创新实力。相信在未来,他们将推动中江传统行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加速到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伍勇说道。
从技术的自主创新,到产业的集聚,中江正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