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江挂面村管委会会议室内笑声阵阵,一场以“优化研学氛围,提升表达讲解能力”为主题的专项培训在此开展。
此次培训由挂面村管委会精心策划,为20余名大师工坊师傅量身定制“沟通技巧课”,让千年挂面非遗在轻松氛围中实现“活态传承”。
作为当地农文旅融合的核心名片,中江手工挂面凭借五大特征、五次发酵、十八道纯手工工序全新推出“5518”区域公共品牌。每年吸引上万游客到访,其中亲子研学、学生实践团队占比逐年攀升。
培训中,讲解员以“场景化教学”为核心,拆解“氛围调节”与“表达讲解”两大能力模块,结合挂面制作场景设计实用技巧。如在“盘条”时主动邀请小朋友“比一比谁的小手更灵活”,在“晒面”时以“大家找找哪根面最像银丝带”发起趣味观察,用“小提问”打破沉默。还传授“故事穿插法”,鼓励师傅们分享“自己学做面时闹的小笑话”“老辈人传下的制面俗语”等,让专业讲解更有温度。
挂面村研学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推动“非遗技艺展示”向“深度研学体验”升级的重要举措。后续,管委会将收录师傅们现场打磨的“金句”与互动方案,让大师工坊不仅是技艺传承的阵地,更成为游客愿听、爱学、乐分享的非遗研学课堂。
“这次研学导师培训会,让我深受触动。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中江挂面千年传承的匠心有了更深领悟。今后,我会用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游客,充分调动他们体验制作挂面的积极性,感受中江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的非遗文化。”大师工坊八号工坊的刘文和师傅说道。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不仅要把技术做好,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游客,给他们讲解每一步制作过程。让她们感受挂面村非遗手工空心挂面的特别之处,让更多人来体验参与传承中江挂面非遗技艺。”大师工坊八号工坊的谢茂萍师傅说道。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