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李金,是土生土长的玉兴镇大石村人。趁着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她带领同学们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希望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大石村的乡村文化振兴出一把力。
早在今年4月,大石村党支部书记龚碧勇就向李金发出了邀请,“我们村目前面临着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希望你们这批有智慧、有知识、敢创新的青年大学生帮我们出谋划策!”
4月至7月,李金所带领的团队多次和大石村村委会进行对接,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摸排对该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
大家在对大石村进行深入挖掘后,让这座古老的村落展现出深厚文化的底蕴,进行梳理后开展的“大石故事——乡风·文化”课堂在当地村民中收获好评,这是第一次有人把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上的故事讲好、讲活。
玉兴镇大石村留守学生刘金洋开心地说:“自从这些大姐姐来到村上,每天辅导我们做作业,讲一些文化知识,我们很充实、很开心。”
李金深入挖掘大石村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打造“大石”IP,发掘继光精神、探寻历史遗迹,讲好大石故事。希望通过“民俗文化+电商直播”的模式,畅通电商销售渠道,传递大石声音,不断发掘大石村新质生产力,带动村民走出一条新时代的致富新路!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校研究生诗媛说道:“这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作为一名在校的研究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讲好中江故事,梳理大石村的乡风文化,助力乡村文化的振兴,我感到很骄傲。”
据悉,大石村幅员面积约2.5平方公里,拥有金丝皇菊、丹参、稻蛙、桐子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当前,已经搭建好村集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电商号等线上渠道,拥有了该村全面展示乡村风貌及销售特色农产品的线上平台。
“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发现,该村的销售渠道单一,就想通过打造新媒体矩阵,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完成了抖音、微信公众号的搭建,以及大石村农特产品的logo设计。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将更多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对未来,李金满怀期待。
截至目前,中江通过搭建“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吸引了40支大学生团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到乡村振兴、留守关爱、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帮助改善农村基层治理,参与全县的发展和建设。
“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关心乡村话题,这有助于激发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我们大石村的文明乡风培育、和美乡村建设。”龚碧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