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市民、社会各界人士:
2008年以来,中江县城区建设了大量桥梁,在命名时为彰显我县城区规模,在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了以数字的方式对桥梁命名(如凯江一桥、东江三桥等)。以数字命名具有方位感强、避免重名、易懂易记等好处,但不能体现中江文化和历史底蕴。近年来,我局陆续收到部分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恢复使用原有老桥名,对新建桥梁以地名或地域特点和人文底蕴命名的建议和提案。为尊重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我局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和我县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专家,部分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县城区三江(凯江、东江、西江)桥梁名称进行座谈讨论,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后形成了《中江县城区桥梁命(更)名模拟方案》,现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9月6日24时前通过来信、来电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意见反馈至中江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地址:中江县凯江镇一环路东段618号1号楼103室),电子邮箱:80755848 @qq.com,联系电话:0838-7251444。
中江县民政局
2023年8月1日
中江县城区桥梁命(更)名模拟方案 |
|||||||
序号 |
现桥名 |
修建时间 |
起点 |
止点 |
原桥名 |
拟命桥名 |
备注 |
一、凯江(12座含闸桥3座) |
|||||||
1 |
闸桥 |
2023年 |
凯江西路一段南头 |
凯江东路一段南头 |
无 |
鹰嘴岩闸桥 |
该桥地处鹰嘴岩,以地理实体命名。 |
2 |
凯江一桥 |
2010年 |
二环路北一段东头 |
二环路北二段西头 |
凯江一桥 |
七里坝大桥 |
该桥地处七里坝,以地理实体命名。 |
3 |
凯江二桥 |
1992年 |
菊花大道东头 |
一环路北段西头 |
飞天桥 |
飞天大桥 |
沿用老桥名。1992年新建时取此名,寓意中江发展如同飞天一样蒸蒸日上。 |
4 |
凯江三桥 |
2009年 |
铜山大道西段东头 |
铜山大道中段西头 |
凯江三桥 |
铜山大桥 |
弘扬古铜山县文化。今中江广福,因基地产铜,历代开采铸钱造币,故名铜山。 |
5 |
凯江四桥 |
正在重建 |
栖妙街南头 |
人民西路西头 |
人民桥 |
人民大桥 |
沿用老桥名。 |
6 |
凯江五桥 |
2010年 |
继光大道西段东头 |
继光大道中段西头 |
继光桥 |
继光大桥 |
沿用老桥名。 |
序号 |
现桥名 |
修建时间 |
起点 |
止点 |
原桥名 |
拟命桥名 |
备注 |
7 |
凯江六桥 |
1992年 |
一环路南段路口 |
桥头市场 |
凯江大桥 |
凯江大桥 |
沿用老桥名 |
8 |
龙家嘴闸桥 |
2022年 |
一环路南段路口 |
凯江东路四段路口 |
龙家嘴闸桥 |
龙家嘴闸桥 |
该闸桥地处龙家嘴,以地理实体命名。 |
9 |
凯江七桥 |
拟规划 修建桥 |
杏花大道东头 |
凯江东路四段路口 |
凯江七桥 |
南渡口大桥 |
该桥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原老百姓船渡码头,名大南渡(俗称南渡口),古为官渡,清嘉庆时,是保宁驿道和县城去县南各乡镇的要津《中江县志》。为传承船渡文化,故命名为南渡口大桥。 |
10 |
凯江九桥 |
2011年 |
一环路东段南头 |
狮子山大道北头 |
凯江九桥 |
伍城大桥 |
取此名纪念五城县(后又名伍城县)。蜀汉刘备章武元年(221年)析郪县、涪县地置五城县,县治在今凯江镇玄武坝,为中江建县之始,辖今县境龙台以北地区。 |
11 |
凯江十桥 |
2011年 |
二环路东二段南头 |
二环路南一段北头 |
凯江十桥 |
猫儿嘴大桥 |
该桥地处猫儿嘴,以地理实体命名。 |
序号 |
现桥名 |
修建时间 |
起点 |
止点 |
原桥名 |
拟命桥名 |
备注 |
12 |
凯江湖闸桥 |
2017年 |
二环路东二段南头 |
二环路南一段北头 |
凯江湖 闸桥 |
沧浪湖闸桥 |
纪念铜山三苏之一苏舜钦,北宋庆历四年,集贤院校理苏舜钦在吴中(今苏州)筑亭,命名沧浪亭。苏舜钦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从此沧浪之名传开。 |
二、东江(11座含闸桥1座) |
|||||||
1 |
东江一桥 |
2010年 |
二环路北二段东头 |
二环路北三段西头 |
东江一桥 |
牛车堰桥 |
该桥地处牛车堰,以地理实体命名。 |
2 |
东江四桥 |
1993年 |
东江右路一段南头 |
东江左路一段南头 |
望城桥 |
望城桥 |
沿用老桥名。1998年改造飞天桥至望城垭段公路,由12米加宽至25米,地处望城垭得名。 |
3 |
东江五桥 |
2009年 重建 |
东风街南头 |
花果山路北路口 |
东溪桥、东河桥、东风桥 |
东风桥 |
沿用老桥名。始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年),改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原为5孔石拱桥,1949年春,唐巴公路改道后成为公路桥。1970年重修护栏后,更名为东风桥。 |
序号 |
现桥名 |
修建时间 |
起点 |
止点 |
原桥名 |
拟命桥名 |
备注 |
4 |
东江六桥 |
2009年 重建 |
人民东路东头 |
魁山路西头 |
继光桥(俗称吊桥) |
魁山桥 |
以地理实体命名。 |
5 |
东江七桥 |
1995年 |
朝阳中路中段 |
东江左路二段南头 |
玄武桥 (俗称二号桥) |
玄武桥 |
取此名纪念玄武县,隋开皇三年(583)废玄武郡,改伍城县为玄武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避圣主赵玄朗“玄”字、道教真武大帝“武”字讳,改玄武县为中江县至今。 |
6 |
东江闸桥 |
2005年 |
东江右路三段东头 |
东江左路三段东头 |
东江闸桥 |
东江闸桥 |
沿用老桥名。 |
7 |
东江八桥 |
2000年 |
御马街南头 |
奉献酒楼门口 |
佛兰桥 |
佛兰桥 |
沿用老桥名。 |
8 |
东江九桥 |
2008年 |
玄武南路南头 |
南塔公园广场 |
御河桥 |
御河桥 |
沿用老桥名。 |
9 |
东江十桥 |
2022年 |
东江左路三段路口 |
东江右路三段路口 |
无 |
万柳桥 |
得名于中江古八景之“万柳逵龙”。位于县城南铜鱼山与玄武山之间,东溪之畔,古之沿溪遍植垂柳,以补铜鱼、玄武山之阙,称万柳。 |
10 |
东江十一桥 |
2008年 |
东江左路三段东路口 |
东江右路三段东路口 |
东江十一桥 |
和顺桥 |
地理实体命名。 |
序号 |
现桥名 |
修建时间 |
起点 |
止点 |
原桥名 |
拟命桥名 |
备注 |
11 |
东江十二桥 |
2012年 |
东江左路三段东头 |
东江右路三段东路口 |
东江十二桥 |
文石桥 |
据清代《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山圣泉(今南塔脚下),传承中江“圣泉文石”文化得名。 |
三、西江(3座) |
|||||||
1 |
西江一桥 |
2010年 |
二环路西一段南头 |
二环路西一段西头 |
西江一桥 |
筒车湾桥 |
该桥地处筒车湾,以地理实体命名。 |
2 |
西江二桥 |
2005年 |
南华大道一段南头 |
南华大道一段西头 |
西江二桥 |
御景桥 |
地理实体命名。 |
3 |
西江三桥 |
2009年 重建 |
一环路南段南头 |
一环路南段西头 |
余家河桥 |
余家河桥 |
沿用老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