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现将《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结合中江县交通运输局职能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道路建设、养护、运输服务等问题,通过“全面排查、精准整改、长效巩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等难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以群众诉求为切入点,全面摸排我县村社道路建设和养护底数,建立新改建村社道路项目库和次差路清单,实行销号管理。
2.部门主管,属地负责。落实“县交通局主管、乡镇具体负责、村社联动”机制,形成“排查—整改—反馈”闭环。
3.标本兼治,长效管理。既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三)工作目标
1.2025年7月底前,完成全县村社道路建设和养护等问题“大起底”,建立2025年度村社道路建设和次差路整治等问题台账;
2.9月底前,完成村社道路建设年度计划的60%;
3.12月底前,全面完成村社道路建设年度计划255公里;全面完成年度村道次差路整治任务10公里,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指导乡镇做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中江县交通运输局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组 长:黄 振 党组书记、局 长
副组长:詹 金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 云 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 健 党组成员、安全总监
张 金 党组成员
艾 明 党组成员、运管所所长
成 员:黄游光、王洋、张丽、康年彬、何文泽、刘恒勇、吴盛康、莫兵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股,由黄游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接县市民服务中心协调群众诉求相关工作。下设四个工作专班。
领导小组成员职务如有变动,由相应岗位继任者接替,不再另行发文调整。
(一)村社道建设工作专班
负责人:谢 斌 局规划建设股职员
成 员:邹 祎 局规划建设股职员
各乡镇运管站站长
工作职责:县交通局(农建办、交管站)协助和指导各乡镇编制村社道路规划及项目库,督促指导各乡镇开展村社道路建设,对接省、市争取项目支持;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社道的规划和建设,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并将处理情况报县交通局。
(二)村道及次差路整治工作专班
负责人:李 武 公路养护管理所副所长
成 员:赵 雄 公路养护管理所养护股股长
各乡镇运管站站长
工作职责:县交通局(公管所、交管站)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开展村道次差路整治和开展日常养护,提供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辖区内乡道及村社道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并将处理情况报县交通局。
局财务股负责统筹使用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对接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统筹县级预算安排,监督资金使用。局办公室负责政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等渠道)、舆情应对、信息报送。各乡镇切实履行镇村主体责任,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政策宣贯及信息报送。
(三)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专班
负责人:邓义国 运管所副所长
成 员:余 磊 运管所安全稽查股负责人
各乡镇运管站站长
工作职责:开展日常巡查和不定期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汽车站、场镇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进行执法检查。
(四)运输服务提升工作专班
负责人:刘恒勇 运管所副所长
成 员:曾 帅 运管所运输股股长
何 川 交运运输集团公司总经理
余 谦 中江云兴运业公司经理
工作职责:农村客运、公交路网优化 ,根据城市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变化,开展公交出行调查,分析客流特点和出行规律,科学合理地优化调整农村客运、公交路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和通达性,减少乘客换乘次数,方便群众出行。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梳理村社道路建设需求并建立项目库(2025年6月—7月)
积极对接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并根据各乡镇人民政府申报的群众反映强烈急需建设的村社道路项目,梳理汇总建立2025年度村社道路项目拟建项目库。
(二)梳理村道次差路清单(2025年6月—7月)
梳理范围。根据历年农村公路路况检测结果,梳理各乡镇村道次差路(重点聚焦通济镇),重点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安全通行的路段。
(三)梳理方式
1.按照农村公路路况检测结果进行梳理;
2.群众走访。联合通济镇政府、村社干部,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对村社道路破损的具体诉求(附问题照片、位置描述)。
3.专业核查。组织规划建设股、公路养护管理所养护股、技术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点位进行实地测量、拍照、建档,标注道路名称、里程桩号、破损类型(结构性/功能性)、影响范围等。
(四)分类推进问题整改(2025年8月—11月)
1.根据我局建立的2025年度村社道路项目拟建项目库,积极对接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及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县级部门,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项目,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并在2025年底全面完工,并及时投入运营,提升群众满意度。
2.对排查出次差路整治需求,督促指导乡镇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等,积极筹措项目资金,确保尽早实施整治。
3.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等标准,确保质量安全;工程完工后,由乡镇政府初验、县交通局复验,留存影像资料并录入管理系统。
(五)加强与通济镇开展政策宣传及帮扶化解
1.联合宣传。与通济镇政府联合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农村公路养护手册》、播放村广播、召开院坝会等方式,普及“村社道路谁来管、怎么护”政策(如《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中关于村民委员会养护责任的规定),引导群众参与监督。
2.精准帮扶。针对通济镇经济薄弱村社,协调落实“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参与道路养护,增加群众收入。
(六)运输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治理
通过常态化执法检查与专项整治,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重点解决非法营运、违规经营、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营造安全、有序、规范的运输市场环境。
(七)服务能力水平提升
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农村客运、公交路网布局,提升线路覆盖率和通达性,减少乘客换乘次数,构建“便捷、高效、普惠”的城乡运输服务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协设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领导小组成员适时现场开展督导。
(二)严格督导考核
将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进度滞后、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群众反复投诉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省级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资金,统筹县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鼓励乡镇通过“一事一议”、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四)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适时发布整改进展,通过媒体宣传推广,选树典型案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