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旧版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关于进一步做好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510623-2024-014131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09-29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关  键  词: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4-09-29 来源: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为进一步做好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工作,现将《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20〕4号)《德阳市教育局  德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德阳市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德教[2018]119号)《德阳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德阳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教[2023]25号)等文件再次转发给你们,请各学校认真研读落实,并结合中江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残疾儿童少年控辍保学”校长责任制度。此项工作要落实到班级,责任到人。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学校年终考核中,对控辍工作不力,实行一票否决;对辍学情况严重的,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校长责任。确保辖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数在已入学残疾学生数中占比降低至15%以内,对残疾学生教育资助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做好摸底排查及安置。每一学年开学前各学校要会同残联、乡镇政府及村社干部组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开展入学登记,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摸清名单并建立就读工作台账。在安置中要注意要尽可能让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及时入学,不得轻易同意学生缓学或免学,入学后如因身体原因可根据情况安排休学,符合条件后再复学。凡是已就读的学生要及时办理学籍和资助手续。

三、多渠道提升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各校要选派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养、更加富有仁爱之心和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担任残疾学生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充分依托“国培计划”和校本培训项目,大力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将特殊教育通识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中,提升所有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在各类评优选先中予以体现。

四、强化家校共育。要密切与残疾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并与家长建立深厚感情,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与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争取普通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专业人员和社区、社会相关团体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共同为残疾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五、提升随班就读质量。压实普通中小学校接收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就近就便优先做好就读安置。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将开展网格化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对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并按照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根据学生残疾类别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用好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开展语言行为矫正、生活辅导、社会适应性训练和康复训练等个性化辅导,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在随班就读中要建立退出机制,随班就读学生经教育、康复训练后,经专业评估后能达到正常班级学习要求的,学校应会同监护人办理退出手续。

六、规范送教上门工作。健全送教上门制度,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一人一案”制定送教方案。统筹安排学校教育资源,各乡镇中心学校承担本乡镇重度残疾儿童的送教工作。原则上教师两人一组进行送教,1人为主教,1人为助教。原则上每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年不少于50课时,平时要加强对送教儿童的联系和指导。强化质量监测和评价,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提高送教上门工作质量。目前社会各界人士还有部分对送教上门的内容、时间、形式不了解,各校发动师生大力宣传。

七、做好残疾学生教育资助工作。根据德阳市及中江县“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对残疾学生教育资助覆盖率要达到100%,请各校一定要抓好落实。

八、及时完成相关资料填写及数据报送。1是4本特教常规管理资料(《中江县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管理工作记录手册》《中江县随班就读工作记录手册》《中江县普通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记录手册》《中江县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工作记录手册》)使用及填写要及时,不能事后补充,学校要安排人员及时检查填写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之中。2是及时按要求保质保量报送教体局需要的各类资料及数据。

责任编辑: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