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我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应用和研究工作,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四川省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川教函〔2023〕186号)及2024年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实际,特制定《中江县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深化教育装备“建、配、管、用、研”,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应用和研究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
1.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各中小学校要做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四川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德阳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德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教通平台)”的管理与应用,倡导教师利用以上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等,学科覆盖率要达到100%,教师开展面达100%,学生受益面达100%。
3.各学校要在每季度末按时上报“教育信息化工作(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必须与事业报表一致,为上级教育部门评估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依据。
4.各学校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常规工作。按要求开好、上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积极参加2024年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及“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等活动,抓好信息技术教室的管理与使用,保证课外开放,每周要达1-2次,按要求做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及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核;做好设备的维护维修,设备完好率要达95%以上。
5.进一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对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中遇到的新问题开展教研及科研活动,如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实践研究,农村中小学共享优质资源的策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发展的策略研究及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积极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工作。各学校每年要开展10次以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活动,至少举行一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成果竞赛,包括论文、 CAI课件、微课、课例等,并把优秀成果推荐到县上参赛。
6.做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编程培训暨中小学生创意编程比赛,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及学生编程操作能力。
7.按照《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应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教函〔2021〕189号)文件要求,推进我县“三个课堂”建设应用工作,发挥名师名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学校开展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推动我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8.做好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压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要求。
(二)强化装备管理与应用,发挥仪器设备效益
1.根据2007年《四川省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011年《四川省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18年《四川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20年《四川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及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2020年《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美术及体育与健康教学器材配备标准》、2021年《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等文件要求,按照学校制定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学仪器设备补充配置方案,完成部分学科的仪器设备配置,做到采购程序规范,产品质量合格,做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质量抽检准备工作,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加强实验教学工作
(1)各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四川省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中小学实验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川教函〔2023〕186号)、《德阳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德教函〔2024〕15号)等文件要求,利用“德阳市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做好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实现实验教学常态化、规范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
(2)各学校要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课外活动还要开放实验室,每周1-2次,保证中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使仪器设备完好率达 95%以上,并经常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相关资料及时归档备查。
(3)组织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理、化、生实验操作和通用技术的考试工作﹚、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和小学毕业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评工作。
(4)本年度将举行中小学实验教学系列评选活动及“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等活动,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按要求推荐优秀教师和作品参赛。
3.做好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各学校要进一步利用“四川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信息化管理,加强“四川省中小学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工作,图书室实行全周开放,学生阅览室每周开放5学时以上;学生到馆率70%以上,学生生均学期到馆阅览10次;中小学生发证率100%(小学1、2年级除外);书刊外借流通率(图书借阅率)达40%以上,图书流通率达50%以上。积极开展相关读书活动,收集好活动相关资料备查。
4.强化音体美卫和劳技器材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各学校要按照现行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艺体课,开展各种大型的艺体活动(舞蹈、合唱及体育比赛等),保证功能室课外开放,每周应达1-2次,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现有器材和设备的效益,设备器材使用率达95%以上,要定期对户外体育器材进行安全及性能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相关记录,建好档案备查。
5.强化学校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要组织分管领导和管理员认真学习《学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和《中江县学校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等,落实好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按要求全部分类存放,做到“五双管理”(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本账、双把锁),并做好领用登记和明细账,做到账目清楚完整,确保账、卡、物一致。要定期对学校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检查记录,按时上报《中江县学校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情况报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6、做好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制定实验室安全预案,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演练,加强对师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培训,强化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能力。
三、工作要求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并保持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及时规划年度工作,编制详细的行事历,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2013年四川省地方标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标准”,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配备、职责和待遇等。